周边旅游项目介绍
千山风景区
千山,古称积翠山千山,又名千顶山、千华山、千朵莲花山。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。整个山脉呈东北、西南走向,经辽阳、海城、盖州、岫岩,止于金州。南北绵延200多公里,纵贯整个辽东半岛。自古以来就有“无峰不奇,无石不峭,无寺不古”之誉。千山为“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”,被誉为“东北明珠”。千山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,总面积44平方公里,素有“东北名珠”之称,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千山,以奇峰、岩松、古庙、梨花组成四大景观。仙人台,又名观音峰,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巅,大安、中会,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。海拔708.3米,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。峰奇,地险,峰头似蛇背,长20余米,宽10米,峰头西端,撅起一巨大石柱,呈四棱形,高7米,直径约20米,由东稍北倾斜,状如鹅头,故俗称鹅头峰。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,唯东一面可行。明朝初年,在峰顶大兴土木,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,修建成仙人台。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,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,布陈为庆寿,奕棋行图。鹅头下峭壁上,有一佛龛,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。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,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。鹅头峰原名华表柱。
本溪水洞
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本溪市东郊,距市中心26公里。本溪水洞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,于1983年对外开放;199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;1997年被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员;2002年3月,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名胜风景区,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。本溪水洞正式对外开放以来,已接待了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、外游客800余万人次,其中包括4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,被誉为“北国一宝”、“天下奇观”、“亚洲一流”、“世界罕见”。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是以水洞为中心,包括温泉、庙后山、关门山、汤沟和铁刹山在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,是集山、水、洞、泉、湖、林等自然景观和寺庙、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于一体,同大连海滨、千山风光、长白山景联袂相映形成东北亚风景旅游胜地之一。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,位于距本溪市26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,东经124度5分,北纬40度18分,洞内分水、旱二洞。本溪水洞洞口座南面北,洞口高16米,宽25米,呈半月形,上端刻有薄一波手书“本溪水洞”四个大字。
辽沈战役纪念馆
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于锦州市凌河区北京路5段1号,是一座集历史文化传播、艺术博览、风景园林为一体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。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。1988年,中央和省、市投资2700万元进行改扩建,新馆由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,由三个园区组成,即南园(风景园区)、中园(纪念园区)、北园(游览园区)。馆区整体呈长方形,占地面积18.8万平方米,主题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。建筑风格凸显军事特色,以中国式牌楼寓意胜利的“凯旋门”。基本陈列共分为四个部分:即战史馆、支前馆、英烈馆和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。馆藏文物1.1万余件,其中国家级文物23件。2003年,省、市又投资6000万元对陈列和园区进行改造维修,改造后的新馆扩建和延伸了景区面积,中轴线向南延伸了600米,建设了5000余平方米的胜利广场,设计建造了雕刻5万多烈士名字的中国最长的烈士名录墙。依托南低北高的地势,修建了104级台阶,直达纪念广场。同时,对原来的四个部分进行了彻底改造,建筑材料全部采用现代化最新材质和工艺,陈列采用灯箱、光导沙盘、雕塑、油画、投影、景观复原、多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,全面展示了辽沈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,突出了“新中国的曙……